止水钢板制造商介绍其定义:
建筑物地下室的水平构件和垂直构件不能一次浇筑。水平施工缝一般留在基础底板上300mm,止水板留在施工缝上。止水钢板一般宽400mm,新旧混凝土各埋一半。
镀锌止水钢板的原理是:
新旧混凝土接缝位置成为施工位置,是防水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环节。添加止水钢板后,当水沿着新旧混凝土接缝的缝隙渗透时,遇到止水钢板后无法继续渗透。止水钢板可以切断渗水路径,及时渗透止水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。止水钢板具有一定的宽度,延长了渗水路径,起到了防水的作用。
铜止水钢板的施工方法和步骤。
施工底板钢筋时,需要有效连接止水钢板底板钢筋。门支架可以用12#钢筋固定在底板钢筋上,门支架可以用钢板焊接。
首先,将两根12#钢筋垂直于底板固定,止水钢板的位置通过一根水平钢筋穿透止水板,止水环与止水钢板完全焊接连接。止水钢板厚度不小于400毫米,分别埋在底板混凝土中200毫米。浇筑混凝土应高于底板表面200毫米,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毫米。为确保钢板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刚度,在长方向两侧折叠50毫米,折叠30度左右。
当钢板基本到位时,应尽量减少钢板之间的缺口。板接口可塔焊,搭接长度应大于400毫米,焊缝为m,焊缝必须完全焊接。与橡胶止水带相比,钢板止水带的优点不如橡胶止水带。明显的确定之一是生锈,后期处理麻烦。尽量用橡胶止水钢板施工(止水带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浇筑埋在混凝土中,混凝土中有许多尖石和锋利的钢筋头。由于塑料和橡胶的撕裂强度比拉伸强度低3-5倍,止水带一旦穿透或撕裂,不需要很大的外力就会扩大。因此,在止水带定位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,应注意定位和浇筑方法,以避免止水带破裂。因此,在止水带定位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,应注意定位方法和浇筑压力,以避免止水带破裂。
无论是水平钢板止水带还是垂直钢板止水带,两个翘曲面的安装方向都必须迎接水面。
止水软管一般位于安装后的浇水软管位置,有防水地下室侧壁板的分割缝和施工缝,露出周期长,应采取保护措施。
地下室底板后浇注止水钢板凹槽。
第 一阶段地下室设计图纸指出,除注明外,施工缝、变形缝、后浇止水带(诱导缝)应选用埋式止水带。因此,钢板在安装过程中的凹口朝向是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工程部门询问设计单位。
根据这一原则,根据设计答案,止水钢板的凹口朝向水面。
底板后浇注止水钢板施工详情。
提出的问题:基板施工可能存在质量问题。
按照这种方法,由于止水板向下弯曲,后浇混凝土时钢板不能排出水面空气,导致钢板处混凝土不能密实,从而降低止水板的止水效果。严重者可导致后浇带漏水。
推荐。
施工底板时,止水钢板的凹口朝上,背向水面(只有底板发生变化,其他墙板和顶板仍按设计施工)。根据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》(GB50108-2008),IV施工第5.10.1带应满足以下要求:第2止水带应固定,顶部和底板止水带应安装在盆内。本规范规定,除设计不合理外,5.1.10变形缝漏水也是施工不合理的重要原因。埋设止水带施工中经常存在以下问题:一是顶板止水带下部混凝土不易振动密实,气泡不易排出,混凝土凝固时容易造成止水带和下部混凝土开裂,导致变形缝漏水。根据这种情况,顶板和底板止水带应安装成盆形,这有助于上述缺点。
盆形安装。
通过标准研究发现:
推荐三种后浇带止水方法: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(GB50108-2008)。后浇带不使用埋设止水带。可能是后浇带采用钢板止水带,施工复杂,后浇混凝土难以清洗,防水质量难以保证。
2.止水钢板在施工缝中的作用主要是阻断水通道,阻水效果与钢板凹陷无关。
为什么要指出迎水面有两个原因:一是规范一级防水,施工缝除水带外,一般采取另一种防水措施,有些防水措施要做在迎水面上,所以要指出迎水面的方向。第二,凹口朝向对底板和顶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很大影响。
建议安装地下室底板后浇带。
由于止水钢板用于许多施工现场,基于严谨慎重的原则,参考了许多规范和程序。但是没有找到支持底板止水钢板凹槽向水面的标准依据。为了保证后浇带的防水质量,我们建议在底板后浇带上安装钢板止水带时,背向水面。